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建筑工程造价阶段性控制措施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成本费用 >> 正文
浅谈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阶段性控制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论文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8-29 11:59:58

  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面临的问题

  (一)工程计算方面

  建筑工程计算的方法落后,严重制约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造价需要概算、施工图需要预算、施工需要预算、建筑工程离不开结算、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需要决算,这些都离不开计算,而且工程预算定额也不健全,没有完善的定额体系,给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带来不合理影响,工程预算编制办法有限,不利于材料基价费用的计算,只是套用房建工程的定额,致使材料的费用越来越多,最关键的是影响计算的准确度,造成工程造价的严重失控。

  (二)行业法规方面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行业法规方面。建筑工程造价的法律规定非常少,一直都不健全,缺乏造价管理的机制,操作不规范问题时常发生,不安全事故常常发生,特别是工程中索赔法规。建筑工程企业在遇到索赔问题时,没有符合的法律规定,不能更好的维护建筑工程企业的权利,制约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例如:压价承包,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国家也应该实施建筑工程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有一定的法律依据,由此看来,行业法规有待于完善。

  (三)控制系统方面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控制系统方面。建筑工程造价,没有明确的控制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造价失控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工程投资的预算不正确,资金周转没有到位,施工项目就已经开始策划了,而且建筑工程计算方法一再套用,造价核算难以准确,建筑工程投标无法得不到市场的需求,不利于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系统的滞后,影响着建筑企业施工中的管理,没有完善的控制系统,建筑工程造价就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二、建筑工程造价阶段性控制的对策

  (一)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首要阶段是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投资,必需先进行项目立项再进行工程造价估算工作,这是工程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这一阶段应认真搜集有关资料,如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技术参数、需要解决的问题、合理的进行工程造价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等。要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编写具有说服力和可行性的立项申请,争取项目旱日立项。避免建设单位只从主观愿望出发,对工程立项缺乏科学估算。投资估算编制要有依据,要尽量详细,力求全面。要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原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第二个阶段是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在工程造价控制前,实行工程设计,促进工程造价咨询部门和设计单位的密切合作,加强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国家也应该将建筑工程造价列入法律规定的部分内容,加强设计人员节约经济成本的理念,同时也保障建筑工程技术的安全系数。其次,要大力宣传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设计人员应合理的分析工程材料成本、建筑的经济效益、尽量把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到最低点。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配合设计人员预算工程造价,使价廉物美的方案,更好的完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三)建筑工程项目投标阶段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第三个阶段是工程项目投标阶段。通过对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工程投标阶段的估算。同时加强投标阶段估算管理和推行限额设计,合理确定工程的静态投标,充分预测动态投标,保证建设项目在决策时打足资金,不留缺口。加强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在项目建设前期,应注意投标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投标阶段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相应责任。只有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投标阶段的管理,才能更好的控制建筑工程造价。

  (四)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第四个阶段是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应该加强“签证工”的管理工作,同时应该加强施工中的材料处理。材料的成本是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至关重要的途径。只有各个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彼此加强合作,将市场上最新的材料报价,准确无误的公布给购买材料的相关部门,切实抓好材料价格这一关,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同时要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材料价格比较,选择那些经济的材料,提高材料库管员节约成本意识。施工单位应该合理的组织材料进场,为了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材料的质量,有许多建筑企业都要求“三大材”有一个厂家提供,购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