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试论科技在安全生产监管中的作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16 12:29:50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照传统的模式授课,学生听课、答卷的方式。殊不知科技为安全培训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尤其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中,科技大有可为。首先,在对培训机构日常管理上,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对学员的管理实行指纹审验系统,为学员按时参加培训提供保障;实行远程培训,对考核进行远程监控系统,增加透明度,减少人力成本;第三,在实际操作训练中,利用声、光、电技术,在学员进行模拟操作时,对操作是否正确,由计算机系统当场进行评判和处理,同时配有语音提示,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4、科技在应急救援以及事故调查上大有可为

  发生事故后实施有效救援,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对简单事故救援问题不大,但一旦发生灾难性事故,如火灾、坍塌、毒气蔓延、井下透水、瓦斯爆炸等救援人员不能进入事故现场的情况,或遇到现场光线黯淡,救援人员仅凭肉眼无法观看的时候,我们的救援指挥者、专家无法对事故现场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影响事故救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研发应急救援移动指挥所,对在特殊条件下实施救援指挥大有益处。在无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对事故现场立体监测预警的便携式装置,通过无线网络化传感器监控技术,可将任何事故现场的音频、视频、监测数据传至临时指挥部,为应急指挥提供典型事故后果预测以及决策支持。

  科学技术除了在政府安全监管大有可为以外,在企业安全生产中还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这里不再祥述。

  三、思考与建议

  我们前面谈到,安全生产科技支撑是法律法规及“十一五”规划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政府部门有责任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建立科技机构、完善科技扶植政策、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使科技渗透到安全生产各个领域,为实现本质安全提供科技保障。

  1、科技投入是政府安全生产投入的重要渠道

  我国安全科技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多年来一直在较低水平徘徊、进步缓慢,这也是造成我国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尽管我国已开始注重加大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并取得一定效果,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工业发达国家的职业安全监察机构经费和安全科研投入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其中美国在此方面投入资金最多。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中直接分配给国家职业安全研究院和事故伤害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经费为4.1亿美元(据2002年美国联邦财政预算报告)相比而言,我国“十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经费中直接用于安全方面的经费每年折合成美元仅有197.24万美元(引自《我国安全生产与发达国家差距》)若与美国相比,则2002年仅美国国家职业安全研究院和事故伤害预防与控制中心每年的政府预算科研经费就是我国当年安全科研经费的207.87倍。

  我们认为,政府要实实在在的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每年根据GDP产值,固定安全生产科技投入的比例。实行国家、省市、区县共同投入的方式。同时推进重点科技开发项目,如煤矿的瓦斯、透水,动力性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燃烧、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工业事故防控、救援技术等。使科学技术在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共性、关键问题上发挥作用。

  2、完善安全科技机构建设,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我们可以看到,凡是安全状况好的国家,都有完备的科技机构做支撑。例如德国,无论是政府管理机构还是同业公会,都设有专门的科技研究机构。譬如联邦劳动保护和医学总署研究机构,50%以上的工作精力用在向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咨询,了解安全防护,特别是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用25%的精力对咨询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技术、设备以及管理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各个行业公会都有自己的科研人员,通过咨询和科研,对事故的防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对本市负有安全监管职能的市级执法部门科技机构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包括市质监局、市建委、市交通委、市环保局、公安交通、消防等在内的部门都设置了科技处室。

  安全生产监管其技术性、专业性极强,我们认为应该从国家安监总局到省市局,甚至到各区县局,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完善的、稳定的科技机构。狠抓安全生产科技需求的研究工作,实行国家资金支持与科技成果转化并举。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科研机构的积极性,不断攻破技术难关。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出台相关科技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科技扶植政策建设方面有待完善。我们认为,政府部门在加强自身投入的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