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主要特点
作者:马吉明 郑…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5 20:33:50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水呢!很难有一个量取的标准和尺度。

  赞成第二种意见,江水调入黄河后,与黄河水一起统一管理,统一配置。统筹的水价,一般也能承受,这就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持。这是当前就需要着手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3.2.2 供水对象把生态环境用水放在第一位 西线调水入黄河后把生态环境用水放在第一位,并供给生活和生产用水。地处黄河上中游的青、甘、宁、内蒙古、陕、晋6省区,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带,生态环境脆弱,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并予以保护、改善,需要水利条件的支撑。计划供水到条件较好待开发的土地资源区,建设适宜于人类生存的绿地,然后实行生态移民,把山区群众迁移到得到供水以后水利条件较好的绿地,使原来的山坡地,退耕还林退草。这里有个问题,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如何计算!生态环境效益是社会公益性的,属于社会效益,但作为工程项目的供水效益,需要有经济效益,笔者也采用过几种计算方法,尚需探讨。生态环境用水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

  3.2.3 黄河上游有大型水库可以调蓄 调水入黄河后,黄河上游有龙羊峡、刘家峡以及待建的大柳树等水库进行调蓄,居高临下,可以充分发挥调水的作用,既可解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又为黄河的治理开发提供了水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后,在黄河水资源统一调配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黄河下游断流问题,为黄河长治久安创造条件。

  4 结语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这是一个寒冷缺氧、人烟稀少的特殊地区,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上游,在地理环境和工程技术上都有其特点。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经历了半个世纪,几代治黄人,为这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宏伟工程,艰苦奋斗,前赴后继,取得了今天的成果。加快前期工作步伐,力争一期工程2010年或再提前一些时间开工,以适应西部大开发和黄河对水资源的需求。

上一页  [1] [2] [3] [4]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