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六大考评缺陷羁绊项目管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8 10:18:55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汇总、计算过程。首先是项目部对项目参与人员的考评,然后是项目参与人员的考评结果汇总成所属部门和部门领导的同类业绩。

  基于部门的业务信息体制——缺乏结果真实性

  按照部门提供的业绩信息、参照部门的计划标准进行考评,是常规的做法,也是现在很多工程公司考评环境的特征。部门的业绩信息和项目部的对应信息往往有很大差异,部门的计划往往不能根据项目部的计划变更做出及时调整。所以,依据这样的信息来源进行考评,只会造成每个业务板块更加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这对项目管理所从事的系统性业务而言十分不利。项目管理模式下,对各级主体的考评都应以项目部的信息为基础。如,项目部对项目各专业采购组的考评信息构成对采购部二级部门——各专业采购科的考评信息,对项目部采购组的考评信息构成对采购部的考评信息。这样的考评信息体制,使得项目部考评和考评环境之间的接口不只是在一级部门上,而是在所有的组织层次上都形成接口关系。按照这样的信息体制考评,业务部门就会对项目部的变更和协调作及时回应,前面提到的各业务系统内的部门“不顾项目是否有调整,按照从前的计划独自往前走”的类似情形,就会得到抑制。

  如果考评环境的上述体系性缺陷得不到改善,不管项目管理制度在建设上对项目部内的考评作何等程度的规定、并在实施上如何提高执行力,最后的结果仍将是:“项目部的考评体系在规范运行,但应有的约束力却不能规范产生”。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