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铁路 >> 正文
铁路软土路基强夯施工过程控制的探究
作者:王瑛 来源:中华论文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8-27 8:14:44

  为了检验强夯的加固及处理液化效果,强夯后7d应选择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强夯区域进行平板载荷试验、土工取样试验、标准贯入实验、重型(Ⅱ)动力触探实验。

  ①.平板载荷试验

  现场采用707×707mm2压板,慢速维持荷载法,千斤顶分九级加荷,压板埋置深度在设计基础底板下约0.10m,在荷载板上对称安置四个百分表观察地基土沉降量及各级荷载相对稳定情况。静载点主要布置于独立基础部分场地,共进行10个检测点载荷试验,以评价夯后地基的承载力。

  ②.土工取样试验 现场使用XY-1型工程钻机,采用φ110钻具开孔,在设计处理深度范围内进行取芯钻进。在钻孔中采用重锤击入法采取原状土样送试验室进行土工试验。取样主要在填土中进行,测试指标主要有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天然含水量、孔隙比,抗剪强度及浅层土的渗透系数等指标。取土样孔主要布置于独立基础部分。

  ③.标准贯入试验

  现场使用XY—1型工程钻机,采用标准贯入器、穿心锤重63.5kg,自由落距76cm,标贯试验的试验间距为1.0m,整个场地内均有布置,以评价夯前、夯后地基土承载力等力学指标,并判断水下砂土的液化情况。

  ④.重型(Ⅱ)动力触探试验

  现成使用XY-1型工程钻孔,采用重型动力触探头,穿心锤重63.5kg,自由落距76cm,整个场地内均有布置。在夯前、夯后布置6个和12个检测点以评价地基土均匀性,并评价填土的承载力。

  5.处理效果分析与结论

  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强夯处理结果分析结论如下:

  (1)土的天然含水量在低于塑限含水量的1-3%,且接近最佳含水量,强夯效应最好。天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且不大于塑限含水量、含水量分布均匀时,最后两击夯沉量之和、之差越小,消除湿陷深度越深。此时,用夯沉量控制强夯效应是比较科学、可行的。

  (2)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下,土体天然含水量无规律。地基的土质和含水量直接影响到强夯效果,当天然含水量大于塑限含水量时,同一夯击能的影响深度大大减少,还会出现土体反弹。

  (3)对于湿陷性黄土夯实到一定程度,夯实遍数对加固深度影响较小。

  (4)用土体密度、湿陷性系数、地基承载力控制工地强夯施工质量均存在一定的弊端,湿陷性系数虽然可以很精确地反映强夯消除湿陷深度与程度,但工地操作性较差,取样困难,试验时间较长,影响施工进度,加之试验取样频率无法确定,频率过大对基础的破坏性较大,频率过小又不能很真实地反映强夯效应。

  (5)地基承载力、土体密度与土质性质有关,在土质分布不均匀、含水量无规律情况下,先去判定土的性质,不但没有简化检测程序,反而使检测过程复杂化。强夯后表层土的密度、地基承载力与深度相关性较小,无法确定出控制数据,同样不能真实反映强夯效应。

  (6)最后两击夯沉量之和、之差的限值控制是强夯质量控制的关键,设计图纸给定之和不大于15cm,之差不大于8cm,在夯沉量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施工效果可以满足要求。

  通过张集铁路软土路基按以上施工采取强夯措施的加固,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不仅施工简单方便、成本低廉,而且确实能保证地基的稳定,保证了构筑物或行车运输的安全,相信在以后的不断探索和试验中,通过对设备、工艺、填料的进一步研究、选择,会更省时、更方便、更经济、更安全的成为不良地质路基的加固措施。

上一页  [1] [2] [3] [4]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