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风险管理 >> 正文
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前期阶段业主的风险分析
作者:杨德昌 来源:项目管理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1-31 18:51:41
   随着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国际合作的深入,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许多业主和具有总包资质的工程公司,都基本按照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程序和规定。但这些程序和规定基本上都是针对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与控制,而对项目决策阶段和前期阶段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则涉及较少。本文尝试对国内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前期阶段业主所面临的典型风险进行定性分析,以供借鉴。

  决策阶段风险分析

  决策阶段对国内项目而言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之前(国外也称为概念设计阶段);而对于国外独资项目,则指FEED设计批准之前。由于在本阶段涉及到业主的最终投资决策和投资金额,所以决策阶段的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其中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风险因素来自项目(或投资法人实体)外部。

  政策风险。在进行项目决策时,尤其是涉及到异地投资时,必须了解当地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要对产业发展有一定的政策前瞻性。否则可能在项目建设期间或建成后不久,随着国家或地方政策的调整,企业面临关闭或不得不再投入巨资进行改造升级的风险。目前各地政府对低碳、环保、节能、绿色、清洁能源等项目大力支持,因此投资项目要尽量切合这些趋势。同时还要对地方的投资规定进行详细的调查以发现可能的投资保护和投资限制等隐性问题。

  法律风险。任何国家的法律都不可能是完善的,因为历史在发展,技术在不断更新,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相对而言:虽然有部分法律前瞻性比较强,但多数法律条款却落后于现实需要。因此抱怨法律的不完善、不配套是没有意义的。有些业主想利用法律条款的不明确性打擦边球,对于这种思路一定要非常慎重,除非这种擦边球会更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将来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否则很可能会承担更严重的后果。

  环境保护风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关注,尤其对化工、石化、煤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虽然有些地方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同意建设这些项目,但由于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最终投资者不得不更换选址和地区,造成前期的投入白白损失。东南沿海某城市拟上马的芳烃项目即是因为当地百姓的联名抗议而不得不另换地方。

  承诺不兑现风险。有些当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盲目设立开发园区或经济园区,做出很多口头承诺。可是当业主决定投资,进驻现场后,水电迟迟不能引入,配套工程迟迟不见兑现,造成业主投资失控,甚至被迫放弃项目建设。

  经济风险。金融形势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投资影响巨大。对于一些大国企,融资自然不成问题,但对多数企业,融资渠道受到一定的限制。有些企业觉得项目前景好,就急于将项目上马,在资金不足的时候,就打起让承包商垫资的主意。这样的项目往往隐藏了较大财务与融资风险,因为一旦大的金融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往往造成不少项目资金难以为继,只能缓建或停建,给自己和承包商均造成很大损失,这样的例子在金融危机中比比皆是。

  技术选择风险。随着现代煤化工、石化、炼油项目规模日趋扩大,企业为了达到做大做强的目标,一批世界级规模甚至全球范围内尚无先例的大型项目不断上马,如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煤直接液化项目等。这些项目在技术上仍然蕴含了不少技术放大风险,尤其在长周期可靠运行方面。而国内往往有一哄而上的习惯,譬如前些年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殊不知这些风险可能会致一些企业于死地。其实不光是这些比较令国人瞩目的大型项目,在一些相对特殊的煤化工等项目上也存在盲目追求规模而忽视技术风险的情况。而我们同时可以看到,国外行业巨头在投资建设大型项目时,对技术路线的选择非常谨慎,他们宁愿采用非常成熟的工艺技术,也不愿意赶所谓的技术时髦。

  前期阶段风险分析

  前期阶段目前仅指国内工程建设项目工艺包设计、总体设计和基础设计阶段(也有称为定义阶段)。在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涉及到项目执行策略、长周期设备采购策略、物资采购框架协议策略、标段的划分、合同策略、风险管理等若干重要的执行策略的制定,所以在本阶段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项目内部。

  组织架构与工作流程风险。由于决策阶段参与人数少,组织风险并不突出。一旦决策完成进入到具体的执行阶段时,部门和人员会开始增加,组织机构也会不断变化完善,工作界面、流程迅速增加,工作量急剧膨胀。此时,如何设计能够推动项目高效前进的组织机构、聘用合适的人力资源、工作分工和界面划分、有效的工作流程制定等方面的问题就将突出起来。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就会造成分工不清、界面模糊、流程冗长、效率低下、矛盾和内耗增加、一些工作抢着干而一些工作无人问的局面,给项目目标的实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