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风险管理 >> 正文
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前期阶段业主的风险分析
作者:杨德昌 来源:项目管理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1-31 18:51:41
现造成很大不确定性。

  框架协议风险。框架协议的签订在EPC招标之前完成。国内工程项目大规模采用框架协议始于本世纪初几个大型石化合资项目,框架协议的本意是通过大批量的采购吸引优秀的制造商或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便于质量控制,同时规格型号的相对集中和统一有利于建设过程、生产过程中对这些设备材料的管理,降低建设成本与生产成本。国内后来陆续启动的大型炼油工程、炼化一体化工程以及大型煤化工工程等的建设管理单位通过和早期几个合资企业的交流取经,也纷纷制订和签署了大量的框架协议。但是,或多或少存在下述问题:1、追求签订框架协议的数量,在较短时间内无法认真考察供应商的能力、信誉等,部分供应商虽然报价较低,但其并非行业的优质企业,其产品质量一般或较差,不能满足大型项目的高质量和长周期可靠运转的要求。2、部分供应商生产能力不足或同一产品选择的单位过少,不能满足承包商的数量和进度需求,影响甚至制约工程建设的连续性和进度要求。3、对同一类产品框架协议涵盖的品质或规格不全。这样,会给部分供应商低价竞争的机会,协议内包含的产品价格很低,一旦超出协议范围,哪怕仅仅是配置上略有差异,价格马上急剧上涨,甚至翻番,给承包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造成供应商、承包商甚至业主几方关系紧张。

  长周期设备材料采购和稀缺资源风险。为了保证项目建设工期,一般业主都会在基础设计阶段进行长周期设备与材料的采购。近年来实施的大项目都有一些专有设备或有特殊材料设备,一般只有1到2家制造商具备相应的技术和制造能力,还有一些项目所使用的材料也只有1到2家能够供应,如果事先不做调研或提前锁定这些资源,工期就不可能得到保证。因此在项目前期就应综合考察这些长周期设备材料和关键设备材料在国内外厂家的制作周期和成本对工程的总体影响,优化长周期设备的采购策略。

  超限设备运输风险。长周期设备通常是超限设备,业主应深刻认识地理环境对工程建设投资和进度的影响。对于地处偏远地区和山区的项目,一定要事先调研运输路线,并尽可能和瓶颈地方的政府部门和要害企业进行沟通。要知道大型超限设备的运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到项目工期和质量,运输路途的道路、桥梁、隧道、码头、净空高度、对当地交通的影响等涉及众多部门和企业,如果没有细致的调查和沟通,因为长周期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处于工程项目关键线路上,一旦不能按期到达,就会造成工期拖延。同时,这些信息对承包商也十分重要,部分长周期设备由承包商采购,如果承包商没有这些信息,众多承包商就不得不各自调查,耗费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因为时间紧张,未能细致调查,致使运输方案不切合实际,影响工期和质量,给双方均带来重大损失。或者承包商出于对风险的恐惧和减少,会报出较高的价格。

  汇率风险。一是大型项目融资渠道多,可能使用外资;二是专利商和国外大型工程公司承包部分工程,需支付外币;三是业主引进关键设备材料,需要使用外币。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等外币的汇率波动较大,且美元和欧元等相互之间的汇率走势也可能不一致,因此对外币的选择就要十分慎重,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汇率损失。

  招标风险。招标之前首先要进行标段划分。标段划分一定要把项目具体特点和潜在的承包商资源结合起来。标段过多会使管理协调界面大幅增加,导致承包商索赔的机会增加,业主管理人员大增。标段过少,会使潜在的合格承包商数量不足,竞争性不强。招标过程要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及行业的招标规定开展招标工作。招标方式一定要符合规定,不可化整为零,即使符合议标条件的项目,也一定要按照流程进行申请或说明以得到批准。细致周密的准备和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可以有效防止招标流产,或避免给承包商以违法的口实。因为违反招标程序,一旦被举报,有关部门就会在相关媒体上予以公布,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并会遭到政府部门的处罚。另外,防止承包商串标或围标,选择合适的评标专家、防止内外勾结也是业主招标阶段应注意防范的风险之一。

  合同策略。合同策略决定了业主和承包商之间许多风险的分配。合同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固定总价承包和工程量清单单价模式。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数量的风险由业主承担,相应地,由于地质条件变化等因素造成的数量变化的风险由业主承担。各种方案经业主审批后作为数量计量的依据,这种情况下,承包商没有优化方案的积极性。承包商主要承担价格风险、工期风险,不利的气候条件,不可预见因素等。固定总价承包情况下,更多的风险由承包商承担,包括数量的变化。业主应对合同模式做出针对性的变化和调整,以适合具体项目。但总的原则应该是:相对公平、可操作、能够调动承包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项目目标能够顺利得以实现。

  保险条款。工程保险作为风险转移措施,这一点可以说广为人知。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